殊勝因緣
蓮臺山興立紀趣 -兼述艱辛、願景、榮景- 分享人 徐俊日
2025-04-29
蓮臺山興立紀趣
-兼述艱辛、願景、榮景-
分享人 徐俊日

敬愛的苑長 各位主任 各位幹部 各位學長 阿彌陀佛。
時光荏苒,禮拜廖苑長榮尉會下,諦聽佛陀正法,倏忽20年。回首過往,當初“妙音淨宗學苑”是在新北市三重湯城園區上課。上午解門,下午行門。我和同修菊嬌學長在陳西江班長引領下到湯城園區上課。
苑長有鑒於會下同倫追隨,不離不棄,風雨無阻,認真修學,備受鼓舞與感動,爰正式對外宣布,若此一因緣,十年不散,將覓一清淨寶地興建居士叢林道場,供會下同倫“事修”,落實所學,以期理事兼蓄而圓融。
於是乎展開全台覓地之旅,北起宜蘭礁溪,南迄高雄,東西兩邊、南北兩端,全台四處行腳。蒙佛期許眷顧之下,佛力加持,終於在民國94年浴佛節前夕,覓得今日蓮臺山這塊聖地。原名立牌“關牛窩”,依法著手規劃、整地、水土保持,苑長親力親為,率領同倫一同打造“蓮臺山妙音淨苑”。湯城是學苑,關牛窩(現經縣府門牌正名大興窩)是淨苑,前為教理解門,後為事修行門,有理有事,理事無礙而圓融。進一步學苑和淨苑合稱為“蓮臺山”,以此之名,揚名於海內外。
淨苑94年購地之後,旋即處理水電申請問題、環評、開發、植栽美化、動工起造,齊頭並進。苑長立於前端,登高率先披荊斬棘,開闢路徑,感召同倫,一呼百應,週週、月月、年年實施義工日,環境日復一日的開展光明,植栽如期日漸長成蓊鬱,位於山之巔的蓮臺山,整個山頭大放光明,從山腳下仰望,不難獲此一觀感。
包括環境佈建在內,主體建築也於民國100年歲暮落成。啟用至今,已屆14個寒暑。回憶當年興建時,這塊土地是荒山野嶺,竹林、雜木林、雜草叢生,無人看管的荒地,若以“鳥不生蛋的地方”形容也不為過,截至本苑購置之前,據悉曾多次易主,原因在於沒水沒電,復無法解決,故也。苑長慧眼視得寶地,規劃興立使成為娑婆淨土,胸有成竹。儘管建設過程,歷經萬難,在苑長睿智擘畫、毅力克服種種困難,一座全台乃至舉世唯一的居士叢林藍若道場,如理如法,從山巔而起,屹立於獅潭鄉,創史上空前的居士道場,躋身名山之列,自詡為中國之第五大名山-蓮臺山。
蓮臺山承襲淨土宗法脈,力主佛教非宗教、非哲學,而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施以至善圓滿的“教育”,念佛法門,解行並重,禪淨雙修,從有為進階至無為,再歸元於出世間法的有為,次第提升修學。是一個無對價關係、不辦法會、不設納骨塔、不立牌位、不點光明燈,師資道合,純粹宏傳佛陀正法受縣府立案法律保障的合法道場。
觀賞落成時所拍攝的蓮臺要誌紀錄片,落成啟用當日,上山的車潮人潮,踏平了上山顛坡的路面,數以千計的信眾,聚會蓮臺山,洶湧澎派人氣之狀,象徵蓮臺山日後發展榮景。但見第一停車場停滿了大客車,小客車則第二、第三以及樟木林步道、山門外道路的路邊…等等,堪以塞爆蓮臺山做形容。
每年春天的花季,吸引成千上萬的香客登臨,十方大德雲集,賞花、攬勝、禮佛,趁交通指揮之便,藉機緣和登臨遊客互動閒聊,無不嘖嘖稱讚,是個好地理,也是當地人們探訪的秘境。當地遊客會經常上山踏青,尤其是花季時,更是絡繹不絕。位處半山腰的民宿相繼開發,其經營老闆更將蓮臺山當成後花園作介紹。諸此種種,無不都是苑長遠見,精心規劃、設計打造出來的,加上義工日眾志成城整理、養工,共同締造的勝景。此生很慶幸遇到了苑長,聽聞佛陀正法,當要好好修行,才不會辜負苑長對我們的期許與教誨。阿彌陀佛!
(講述於2025年04月27日慶讚114年浴佛節佛學研討會)
本文同步貼附於
蓮臺山臉書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pfbid06wtmSbzSFFtm5A8Kb8DHLcv66CcDUaCmWHwr9kttFXX6H73US1Gakz9xj5XMyZvnl&id=100057343094686